近日,外围买球白立超副教授在《文史哲》2021年第6期发表题为《传统儒家论“血流漂杵”:价值共识与史实考究》(1.7万字)的学术论文,显示了外围买球中国史学科的研究实力。
《尚书》作为五经之一,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,一直以来受到学界的重视,此研究以《尚书·武成》为契机而展开。《尚书》记载牧野之战“血流漂杵”,孟子以仁政立场质疑《武成》的记载,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儒家的反战立场,王充、赵岐等学者在过辞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。荀子则重构了牧野之战的场景,提出周武王“兵不血刃”、商纣军队“倒戈”的说法,后世学者在此基础上将“兵不血刃”“前徒倒戈”“血流漂杵”等表述巧妙结合起来,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链条,影响至今。在传统社会中,部分儒者亦肯定“血流漂杵”记载的真实性,并指出战争是摧毁暴政必不可少的手段,现代学者也对“血流漂杵”的真相展开研究。梳理“血流漂杵”的历代诠释可以显示,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构性叙述,是儒者论证、秉持、不断强化其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。当代儒学研究有必要在新的学术条件下,对旧有叙事进行分析和取舍,对“血流漂杵”提出自己的史实考究。对“血流漂杵”史实的考究,揭示战争残酷、血腥、暴力的属性,亦是要求我们对儒学的认识应当回归理性,回归现实,儒学超越性价值的继承应当成为一种理性的诉求。假如今天儒学坚持反对战争、高扬德性的思想仍然还要建立在对“血流漂杵”的种种历史曲说中,那必定贻笑大方。当代儒者一定要通过新的努力,将儒家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建立在史事或理性的基础上,为儒家价值在新时代下重新获得生机寻找新的根基。
《文史哲》创刊于1951年5月1日,是一份反映中国大陆大学文科学术水准的老牌学报,素有“文科学报之王”的美誉,在海内外人文学界卓有声望。《文史哲》一直是学术发表的主要园地,人文学术潮流的引领者,更被学界视为学术风向标之一。《文史哲》遵循“昌明传统学术,锻铸人文新知,植根汉语世界,融入全球文明”的办刊宗旨,自创刊以来,《文史哲》始终坚定不移地恪守“学者办刊,造就学者”的原则。“扶植小人物,延揽大学者”,是学界七十年来对《文史哲》的广泛称誉。2021年5月9日,习近平给《文史哲》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,引起了期刊界的巨大反响。